达州晚报报道了达城北外犀牛大道减速带噪音扰民事件,客观反映了周边居民、驾驶员、相关单位对减速带的不同看法,引起市民热议。
近日,交警部门通过网络发布拆除减速带的信息后,受到市民点赞,认可其“人性化”与“因地制宜”相结合的城市管理模式。市民点赞科学管理的同时,也纷纷建言献策。
“噪音”减速带已拆除
记者再次来到江湾城3期附近的丁字路口,正值雨天,路口的减速带已不见踪影,行人、车辆经红绿灯指引井然有序通过,虽然路过车辆较多,但大部分车速较慢。
对于拆除减速带后的感受,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居民。等公交车的王大爷表示,“之前公交车过减速带时蹦得有点高,老人坐车很不舒服,拆除后感觉好多了。”车主李先生认为,“安装减速带是画蛇添足,贵在交管部门认真听取和采纳了社情民意,及时拆除了减速带。”
为何要在该路口安装减速带?市交警一大队工作人员解释,主要是保障过街群众的安全,从及阻止夜间飙车扰民。犀牛大道通行条件较好、车流量较大,群众曾多次反映夜晚飙车现象严重,存在安全隐患。安装减速带后,群众又反映减速带产生的噪音更大了。经交警支队实地查看后,确有噪音影响居民休息,拆除了减速带。下一步,将安装电子抓拍系统,防范交通事故和打击飙车现象。
市民建言献策
类似扰民减速带,在犀牛大道中段与崇德路交汇处也存在。附近居民反映,在犀牛大道中段100余米的上坡路段,装有3条减速带,大家认为此处安装减速带也不合适。
记者赶到现场看到,通往职教园方向的长青路口北公交站至崇德路口站,这1.5公里路程中有9条减速带,尤其是崇德路站附近上坡路段的减速带,让司机感到费解。出租车司机王先生告诉记者,“上坡路段安装减速带,很少见。假如坡度太大,驾驶员看不到坡顶背后的路况,安装减速带是合理的。但这里的坡度很小,前方路况一目了然,路口还划了斑马线,完全没必要安装减速带。”王先生建议,相关部门实地调研该地段的减速带是否需要存在。
随着主城区快速通道东段建设接近尾声,一些市民担心通川桥与快速通道交接处通车后,该路口会十分拥堵。市民建议,交警部门尽早实地调研,完善交通配套设施,合理设置车行道、人行横道红绿灯通行时间。
为人性化管理点赞
交管部门在认真听取社情民意的基础上,不断改进管理方式,如针对市民反映较大的中心城区临时停车时间限制,交管部门因地制宜,将中心城区街边临停时间延长至90秒,并适当延长学校、医院、公园、公厕等场所周边道路的临停时间,部分学校周边道路甚至延长至30分钟。同时,交管部门鼓励群众通过“随手拍”等方式,举报城区乱停乱放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。
市民纷纷表示,交管部门听取市民合理意见后,进而科学施策,有利于促进城市管理更加科学化、人性化、规范化,营造出人人为城市管理献计献策的氛围。